近日,受我室开放课题资助,马来西亚分校王伟俊教授团队与我室研究员、能源学院曾宪海教授团队开展合作,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CO2RR)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Revolutionizing CO2-to-C2 Conversion: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CeO2 Nanocores for Self-Supported Electrocatalysts with Cu2O Nanoflakes on 3D Graphene Aerogel”为题,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并被遴选刊发底封图(Back Cover),生动展现了马来西亚分校与我室在该领域的深度合作。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电催化还原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然而,这一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CO*中间体的稳定性不足,导致C2产物的选择性低;催化剂的效率和稳定性差,尤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难以维持。针对上述难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引入铈氧化物(CeO2)纳米核并调控CeO2与Cu2O的比例,实现了对催化剂表面性质的精准调控,促进了C2产物的生成。通过将CeO2-Cu2O与三维石墨烯气凝胶(GA)的复合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最优催化剂可连续运行80小时。此外,太阳能驱动的CO2还原系统可稳定运行4小时以上,大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本研究通过调节催化界面电子效应,为开发高C2产物选择性的CO2RR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太阳能驱动的CO2还原系统有望推动电催化CO2RR技术的发展。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更高效的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机制,以进一步提高CO2转化效率,推动相关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