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JACS]锂电高压正极界面动态演化机制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2025年10月24日
  • 乔羽教授课题组在锂电正极表界面动态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stablishing field–flow competition model to decipher non-monotonic interfacial Li+dynamic process for stabilizing high-voltage cathode–electrolyte interface”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DOI:10.1021/jacs.5c10013)。随着储能与电动交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已成为核心需求。为此,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应用被寄予厚望。...


  • [JACS]金属-载体电子相互作用促进有机液体高效产氢 2025年10月21日
  • 郑南峰教授、秦瑞轩教授等人在有机液体催化产氢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ailored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Boosts Hydrogen Release from Organic Carriers”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因其高安全性和高氢储存密度,被认为是未来氢能存储与运输的重要载体。其中,十二氢化-N-乙基咔唑的高效脱氢是实现氢能可逆利用的关键科学挑战。针对传统钯基催化剂在低温下活性不足的问题,...


  • [JACS]磷酸根增强界面质子/电子转移促进高效催化加氢脱氧 2025年10月14日
  • 秦瑞轩教授等人合作在多相催化加氢脱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hosphate Boosts Catalytic Hydrodeoxygenation by Facilitating Proton/Electron Transfer at the Metal-Support Interface”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有机含氧化合物的高效转化在能源与化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脱氧方法,如Clemmensen还原、Wolff-Kishner还原等,大多依赖化学计量还原剂,不仅产生大量副产物,且原子经济性低。...


  • [ACS Central Science]室温下多重协同氢隧穿主导的多相催化加氢 2025年10月10日
  • 郑南峰院士、赵仪教授和北京大学高毅勤教授等人合作在氢量子隧穿主导的多相催化加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atalytic Hydrogenation Dominated by Concerted Hydrogen Tunneling at Room Temperature”为题,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综合性旗舰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DOI: 10.1021/acscentsci.5c00943)。 量子隧穿控制的化学反应被视为是继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之外的第三种反应范式。然而,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关于隧穿效应的观测和机制研究十分有限。...


  • [ACIE]锂电高比能富锂正极材料结构演变研究 2025年10月09日
  • 乔羽教授课题组与拜罗伊特大学王清松教授、宁德时代沈重亨博士等合作者在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高化成电压下的“高容量/低稳定性”权衡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Unveiling the Influence of Formation Voltage on Li-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DOI: 10.1002/anie.202515719)。富锂层状氧化物(LRLO)正极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其主要能量提升来源于氧参与的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


  • [Angew. ] 我室曾宪海与访问学者王伟俊合作在高效耦合CO₂制备C2+产物与醇氧化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09月29日
  • 近日,我室曾宪海与访问学者王伟俊合作在CO₂高效转化与高价值化学品联产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 “In-Situ Probing CO Activation in Sulfur-Enhanced Paired Electrocatalysis for CO₂-to-C₂+ Conversion with Alcohol Oxidation” 为题,发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 10.1002/anie.202513840)上。随着全球可持续能源战略推进,将温室气体CO₂转化为高价值多碳(C₂+)产物的电化学CO₂还原反应(...


  • [ACIE]金属-光催化自由基偶联:含胺手性季碳的不对称构筑 2025年09月17日
  • 霍浩华教授课题组在金属-光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最近以“Enantioselective Incorporation of Amine Fragments onto Quaternary Carbons via Metallaphotoredox Catalysis”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02513309)。含胺手性季碳中心是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但其催化不对称合成一直是合成化学的挑战性课题。不对称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是模块化构建季碳立体中心的重要策略。...


  • [ACIE]有机电还原:醇和酮的直接脱氧硅基化 2025年09月16日
  • 徐海超教授课题组在有机电还原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Harnessing Electrochemistry for Direct Deoxygenative Silylation of Alcohols and Ketones”为题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e202509411)。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药物开发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由于硅原子的独特电子与空间效应,将其引入有机分子骨架可显著调控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子分布、构型稳定性及代谢行为,...


  • [Chemical Science] 固态电池工况产气表征与热失控分解机理研究 2025年09月14日
  • 乔羽教授课题组围绕固态电池关键材料PEO(聚环氧乙烷)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失稳机理开展系统研究,构建了“在线质谱(MS)/在线气相色谱–质谱(GC-MS)”一体化原位气体分析平台,全面识别并追踪PEO在电化学工作与热失控场景下的动态产气与中间体演化。相关成果以“In-situ gaseous products analysis of PEO-based polymer electrolyte decomposition”为题发表于Chemical Science(DOI: 10.1039/D5SC04442A)。     聚合物电解质因其优异的界面相容性和可加工性,...


  • [ACIE]电氧化缺电子甲基芳烃高效制备芳香醛 2025年09月12日
  • 徐海超教授课题组在有机电氧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calable and Practical Electrooxida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Methylarenes to Access Aromatic Aldehydes”为题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e202504612)。芳香醛是一类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药物及先进材料等领域。甲基芳烃的氧化因其原料易得而被视为制备芳香醛的理想路径之一,但现有方法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页上页12345...100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