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高分辨质谱技术解析稀土团簇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3日   浏览次数:

我室孔祥建教授和龙腊生教授团队应邀撰写的综述论文“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nsights into the Assembly of Lanthanide-Containing Clusters”,近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稀土团簇因其独特的磁性、光学、催化和生物成像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稀土金属离子多变的配位数和配位构型,稀土团簇的可控合成与结构表征极具挑战。电喷雾电离质谱是一种软离子化质谱表征技术,为稀土团簇的组成确定、稳定性表征与形成过程的原位跟踪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论文系统总结了高分辨质谱在稀土团簇研究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研究团队在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探索稀土团簇结构表征、组装机制和探索合成方面的进展。团队利用 高分辨质谱表征稀土团簇形成过程中的中间体,深入探究了稀土团簇的组装过程和结构演化规律,探索了其形成机制。另外,通过质谱对结构基元的原位表征,利用模块组装策略合成了系列高核的稀土团簇。随着计算化学和信息科学等的快速发展,质谱在大数据驱动的稀土团簇精准合成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为2023级博士生戚明强。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924613059216110492161203 92361301)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5c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