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我室成果获2017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4日   浏览次数:

    12月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公布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名单,本次共评选出131项自然科学奖,144项科技进步奖,37项技术发明奖,8位入围青年科学奖。由我室林昌健教授主持完成的“电解电容器用高性能铝箔纳米布孔/异形波变频腐蚀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林昌健课题组与肇庆华锋电子铝箔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完成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低压铝箔变频腐蚀工艺的研究及设备的研制”,基于铝腐蚀电化学动力学特征和表面纳米构筑技术,成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纳米布孔/异形波变频腐蚀技术,大幅度提升了腐蚀箔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4μm铝箔): Cap:111-115μF/cm2,氧化膜耐电压Vt:21.5-22.4 V,耐水性Tr:23s,抗拉强度:27.1-27.7 N/cm,折弯次数:67-84次。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密切合作,推进纳米布孔/异形波变频腐蚀的原创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该成果为企业累计新增产值达29,237万元,新增利润3,467万元,新增税收2,413万元,出口创汇约130万美元,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并推进企业成功上市。

    该成果填补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箔变频腐蚀技术产业化应用的空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国内对电解电容器高性能腐蚀箔的迫切需求,摆脱了国外对高端腐蚀铝箔关键技术的垄断。此外,纳米布孔-变频腐蚀关键技术还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低成本的优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