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十七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我室青年科研团队荣获第十七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未来,我室青年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简介】青年科研团队“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1987年批准建设,1990年建成开放。在老一辈科学家“不懈追求、不断创新、相互尊重、奖掖后学、虚怀若谷”的优良传统引领下,实验室形成了“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的科研文化,在建室以来的连续五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获评优秀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周年和二十周年总结表彰会上均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荣膺“金牛奖”。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6人,包括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位中科院院士、1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其他高层次人才、9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后31名、优秀博士生120名。
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针对能源相关体系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先后在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各类国家级奖励30多次、国际各类学术奖项8次;其中,科研成果 “新型富勒烯的合成”、“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分别在2015年、2018年、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学成果“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验室成员当选为国际电化学会主席、获法国科学院 “法中合作奖”、美国化学会 “光谱化学分析奖”和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等等。
面对突发新冠病毒疫情和国家重大需求,实验室于1月20日紧急启动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多肽融合抑制剂研发项目,并与国内外相关合作单位积极对接,通过中瑞科研合作协同攻关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多肽药物研发;同时,积极推进抗冠状病毒的富勒烯冠状分子的合成研究;实验室还利用研究人员研发的电热护腰带、地板加热片、加热床垫等石墨烯远红外加热产品支援湖北一线,为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和患者康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