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由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化学会主办的全国科普月校园开放日活动顺利举行。百余名青少年及家长齐聚现场,通过“专家讲座+沉浸实验”的形式,近距离感受化学魅力,在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本次活动紧扣2025年全国科普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核心主题。开场仪式后,曹晓宇教授以《中心科学实验室-知者乐水》为题开讲,从“水是生命之源”切入,用通俗语言解读化学作为“中心科学”的核心价值,结合日常材料与溶液特性,让抽象的“合成、测量、建模”原理变得可感可知,台下青少年频频举手提问,互动氛围热烈。

讲座结束后,五大科普实验体验环节成为活动“重头戏”。在“皂化奇旅”中,融化的皂基加入精油和玫瑰花瓣,冷却后变成独一无二的香皂,让孩子们触摸到“科研的生活温度”;而“大象牙膏”实验更是引发阵阵惊呼-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洗洁精、色素共同形成的彩色泡沫汹涌而出,将“反应速率”的抽象概念化为震撼的视觉奇观;在“光影魔法-蓝晒印相探秘之旅”现场,孩子们仔细认真地在纸张上涂抹感光液,经紫外光照射、清水冲洗后,一幅幅带着普鲁士蓝的专属作品逐渐显现,不少孩子兴奋地举起作品与家长分享;“膏泽酯香-化妆品的美丽之旅”实验中,参与者亲手称量原料、混合乳化,见证“油水分离”到细腻膏霜的蜕变,直呼“原来面霜里藏着这么多化学知识”;“结绳探构”环节里,中国结的传统纹样与分子结构巧妙结合,孩子们在编织中理解原子键合排列。










“以前觉得化学离生活很远,今天亲手做了肥皂、护手霜,才发现科学就在身边!”来自厦门某小学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实验成果说道。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沉浸式科普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更让他们理解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机会。
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始终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此次开放日活动通过趣味化、互动化的形式,打破了科研与大众的壁垒,既让青少年体验了化学的乐趣,也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未来积蓄了青春力量。未来实验室和学院将持续依托科研与人才优势,开展更多优质科普活动,让科学精神融入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