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隆重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包信和院士,委员赵东元院士、谢毅院士、刘中民院士、周鸣飞教授、庄林教授、郭玉国教授、傅强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尤延铖教授,实验室田中群院士、主任谢素原院士、郑南峰院士,校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以及实验室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谋划实验室的发展大计。

尤延铖副校长致辞
会议开幕式上,尤延铖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对远道而来的学术委员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们长期以来给予实验室的鼎力支持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在学术委员会的悉心指导与关怀下,实验室成功通过重组并完成更名,各项改革事业也依托重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学校始终将实验室视为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核心力量,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保障、国际交流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全方位支持实验室的建设、运行与发展。同时,他恳请专家们继续为实验室建设运行传经送宝、建言献策,也期待双方深化合作,携手培养拔尖人才、攻克重大科技难题。


谢素原主任报告
谢素原代表实验室作工作报告,介绍了重组以来,实验室在碳资源精准催化、大规模储能、AI材料闭环优化三大协同攻关方向上取得的成果,同时分享了在项目组织模式变革、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模式拓展等机制体制方面的探索实践。他指出,通过重组是实验室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聚焦精准催化与表界面化学领域,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两面向三基础”的主攻方向,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勇攀科技高峰。

包信和院士主持质询环节
包信和主持学术委员会质询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实验室年度进展、主攻任务、现存问题展开了深入质询与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应传承优良传统、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提炼总结表界面化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凝聚科研队伍围绕关键问题开展有组织、成体系的科研攻关。

研究方向进展报告
谢毅和周鸣飞先后主持下午的主攻研究方向年度进展报告。熊海峰教授、王翔教授、廖洪钢教授、谭元植教授、苏培峰教授分别围绕“面向碳中和的精准催化”“面向绿色变革的表界面化学”“表界面表征方法与仪器基础”“表界面材料构筑基础与AI”“表界面理论与计算化学基础”主题,汇报了“两面向三基础”主攻研究方向过去一年的研究进展。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就聚焦高水平基础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依托马来西亚校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加强青年科学家培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为实验室未来的建设、发展与运行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