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质子迁移和动态学控制反应的机理研究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2日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质子迁移和动态学控制反应的机理研究

报告人:余志祥教授, 北京大学

时间:2023年04月19日16:00

地点:化学报告厅

报告摘要:

质子迁移过程广泛存在于许多化学反应中(比如Lu-(3+2)反应),但这些过程可能是通过分子内的质子迁移来实现的,也有可能是通过外来质子源(比如体系中微量的水)催化的质子迁移过程来实现的。报告人将对这些过程进行介绍和分析,指出影响反应途径的因素。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可能是由反应的动力学控制的,也有可能是由反应的热力学控制的。而近年来发现许多反应的选择性是由动态学控制的:反应经由一种“两可”过渡态来生成两种产物,而这两种产物的比例是由过渡态的动态学(dynamics)来控制的。本报告的第二个部分将介绍我们课题组发现的两个涉及动态学控制的有机化学反应,探讨和分析影响反应选择性的原因和对实验的指导。

报告人简介:

余志祥教授简介: 1987-1991,武汉大学,学士;1994-1997,北京大学,硕士;1997-2001,香港科技大学,博士;2001-200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2004-2008,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课题组组长;2008-现在,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课题组组长。 研究方向: 余志祥教授主要从事于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并将发展的有机合成方法应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的合成。目前已对Lu-(3+2)环加成反应,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卡宾的插入反应等三十多种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 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和验证了[1,2]-质子迁移过程需要水和其它质子给体作为催化剂的重要现象;提出一种新的半定量的前线分子轨道方法来半定量地计算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分子的亲核性和亲电性; 发展了合成不同环系的[3+2],[5+1], [3+2+1],[4+2], [4+2+1],[4+3],[7+1],[5+2+1]等成环反应并将其中的一些反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 余志祥教授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1.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2018; 2. 北京大学拜尔研究者奖,2018; 4.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2012; 5. 中国化学会-Sci-Finder有机合成创造奖,2011; 6.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 7. 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1。

报告人 余志祥教授, 北京大学 时间 2023年04月19日16:00
地点 化学报告厅 月份 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