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昌健教授课题组最新科研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 2013年10月24日
- 谢兆雄教授课题组与田中群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2013年10月24日
- 林昌健教授课题组科研成果再次发表在Energy Environ. Sci. 2013年10月24日
- 王泉明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2013年10月24日
- 王野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2013年10月24日
- 林昌健教授课题组科研成果发表在Energy Environ. Sci. 2013年10月24日
- 谢素原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2013年10月24日
- 李顺华、夏海平等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2013年10月24日
- 郑兰荪院士研究团队最新科研进展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2013年10月24日
- 学术报告:Prof. Shik Chi Edman Tsang (2012年6月5日) 2012年06月01日
我室林昌健教授课题组最近成功构筑了一种制备复杂分级结构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并大幅度提高了此类光阳极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我室谢兆雄教授与田中群教授对微纳米晶体的形貌和表面结构控制机理展开合作研究,历时四年半,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已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J. Am. Chem. Soc. (2013, DOI: 10.1021/ja404371k)在线发表。
我室林昌健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制备高比表面积多孔状单晶金红石TiO2纳米棒阵列光阳极的方法,并大幅度提高了此类光阳极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我室王泉明教授课题组在金属簇合物用于小分子C(sp3)-H活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化学学科国际顶尖期刊J. Am. Chem. Soc. (2013, 135, 6435−6437)。
我室王野教授课题组研究人员在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3, 52, DOI: 10.1002/anie.201301473)。
我室林昌健教授课题组最近报道了一种Cu2O纳米颗粒负载的TiO2纳米管阵列p-n异质结光电极,其光电催化性能优异,在可见光下即可快速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我室谢素原教授课题组关于电喷雾解吸质谱(DESI-MS)研究氢键强度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化学学科高端期刊J. Am. Chem. Soc. (2013, 135, 6122−6129)上。
我室夏海平教授与李顺华副教授等合作,以卤键作用为自组装驱动力、聚集诱导发光为信号响应模式,建立了首例基于溶液中卤原子与普通路易斯碱基团相互作用的荧光分子传感体系,并应用于卤化有机锡的高灵敏、便捷检测,...
最近我室郑兰荪院士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以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为模板而获得“半导体@MOFs”核壳纳米结构的通用方法,这种特殊纳米结构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光电响应性能与MOFs(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
报告题目:What is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报告人: Prof. Shik Chi Edman Tsang Wolfson Catalysis Centr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