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彬一行莅临我室调研 2020年06月19日
  • 6月18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王彬、甘肃省临夏州科技局局长马显锋、厦门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李波、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管齐扬等单位领导一行13人莅临我室,探讨校地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事宜,调研我室平台建设情况。校长助理张建霖、科技处处长谭忠及学院主要领导出席座谈会。张建霖对王彬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厦门大学历来重视科技工作,现有2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共14个。化学化工学院是...


  • 我室教工党支部集中观看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学习会 2020年06月03日
  •     6月2日下午,国重教工党支部在卢嘉锡楼221会议集中观看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学习会并在会后进行讨论。谢兆雄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王敏主持。     首先,大家集体观看由校党委召开的视频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学校贯彻落实措施。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校长张荣,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院教授潘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兰荪分别传达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


  • 我室侯旭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0年05月30日
  • ​  每年5月30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今天召开的庆祝第四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第二届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上,我室侯旭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奖励在创新争先行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和集体,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


  • 我室杨勇教授荣获2020年度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技术奖 2020年05月15日
  • 日前,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主席 Marca Doeff 博士致信我室杨勇教授,恭喜杨勇教授荣获2020年度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技术奖(ECS Battery Division Technology award)。这是杨勇教授在荣获2014年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技术成就奖后获得的另一重要国际奖项。此外杨勇教授还在2017年获得中国电化学贡献奖。据悉,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每年仅对1-2位国际电池领域优秀研究人员授予技术奖。杨勇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 忆恩师张乾二老师——吴玮 2020年05月05日
  • 忆恩师张乾二老师吴玮2020 年 5 月 4 日  张乾二老师昨天离开我们了。到现在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虽然知道这一天总是会来的。回忆起三十四年来在张先身边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恩师的教诲历历在目。  1986 年我从学校物理系硕士毕业后,考入化学系成为张乾二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至今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一直在张先生的身边学习工作,从一位从没有接受过化学学科训练的物理系学生成为现在的化学系教师,每一步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


  • 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张乾二先生 2020年05月05日
  • 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 张乾二百年更迭,世纪之交,作为一个从事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科学发展,我想说,创新来源于对传统理论的挑战,来源于对现实实践的反叛,也就是说要承受许多不解,要甘于寂寞,这是一个真正科学家的素质。众所周知,20世纪最伟大的两个科学理论发现是普朗克的量子论及后来发展相对完善的量子力学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世纪初,这两个理论的诞生,为今天半导体材料、...


  • 沉痛悼念张乾二院士 2020年05月04日
  • ​沉痛悼念张乾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乾二先生于2020年 5 月 3 日 20时 33分安详辞世,享年 93岁


  • 我室获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 2020年04月27日
  •     近日,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十七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我室青年科研团队荣获第十七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未来,我室青年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贡献青春力量。​【团队简介】...


  • 《中国科学报》:“电”一下,二氧化碳“变”燃料 2020年04月23日
  • ​4月23日《中国科学报》就我室研究突破刊发题为《“电”一下,二氧化碳“变”燃料》的深度通讯。报道从电催化转化显优势、实现二氧化碳利用“双高”、应用尚任重道远三个方面,展示了此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相关链接:    化石燃料的消耗,既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带来全球温室效应,又使化石资源日益枯竭,造成能源短缺。若让二氧化碳“变身”成高值化学品和燃料,那将会“一举两得”。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


  • 《德国应用化学》对我室洪文晶教授做人物专访介绍 2020年04月22日
  • 近日,化学领域世界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uthor Profile”专栏对我室洪文晶教授进行了人物专访介绍(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2)。该栏目每期均会邀请在过去10年内在该期刊累计发表10篇以上原创性科研论著的学者,以对话方式分享他们的学术心得和生活趣事。洪文晶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单分子电子学研究,以及智能科学仪器和工业智能研发。近五年来,该课题组依托自主研发的单分子电子学仪器平台,与田中群教授、万...